寧靜的心跡 (夏)
74. 讓意識取代習慣
我們從出生開始,就養成各種習慣。在飲食、運動、作息,以及其他做事或思考等各方面,習慣總是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,有時甚至讓我們陷入身體或心理上的困境。從普遍的觀念和行為上看,我們對習慣的危害不夠警覺。因此,我們有必要對習慣作深入的剖析,並發掘讓意識取代習慣的可能性。
我們先看看本能,這是無意識的習慣。舉例來說,有些動物會在排泄後本能地掩埋排泄物,這樣做能減少被獵食的風險。但即使在混凝土地板上排泄,它們也會做出掩埋動作,而不知道這樣做是無效的,更無法避免被捕食者追蹤。這使它們的掩埋本能失去保護作用。除本能之外,其他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。有些習慣危害較小,例如對食物的偏好,但有些卻可能損害我們的健康,例如吸煙或喝酒。從這些例子中,我們可以看到習慣對生命的潛在危險。習慣還有影響深遠的缺點。當它變成身份的一部份,我們往往會因為堅持習慣而忽略別人的感受,對人際關係造成負面影響。
雖然習慣也有一些作用,能在意識不能及時反應的時候,使我們不經思考而高效地運作。例如,當遇到突發危急情況而即將摔倒,我們會本能性地用手撐住地面,讓自己的頭部有機會不受傷。但在大多數情況下,習慣是不必要的,甚至是一種障礙。當需要主動做出一個摔倒的動作,如果不能克服本能習慣,而繼續用手撐住地面,那麼我們就無法完成任務了。這個例子凸顯了培養意識並擺脫習慣的重要性。因為大部份時候都不會發生危急的情況,而且我們越有意識,就越能避免出現危急的情況。
然而,要擺脫習慣並不容易。除了我們對習慣有所依賴,困難也源於一種根深蒂固的誤解,以為習慣可分為好習慣和壞習慣。我們最需要的是自由,可以從這個角度去探討習慣。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,所有習慣都會造成倚賴,而倚賴越多自由就越少。所以,無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,只要限制了我們的自由,就是有害的。唯有正視習慣對生活的負面影響,從理性和感性兩方面認識到習慣對生命的危害,我們才會真正願意去除它。
習慣與意識的有著本質的區別。習慣是一組固定的記憶和程序。按照習慣來行動,我們就像程序化機器那樣,一成不變。而意識是靈活的感知和預測。當有意識地行動,我們就會充份考慮自己的處境,並調整目標或方法。例如,當我們按照習慣而不加思考地刷牙,就會有時刷得不潔淨,有時又會用力過度,讓牙齒受損。這種無意識的刷牙方式,甚至會使我們忘記是否已經刷過,讓刷牙的次數過多。但如果每次刷牙都考慮口腔的情況,以及如何更潔淨和適度,我們就會改進刷牙的方法,或選擇更好的器具,讓牙齒更健康。因此,習慣是進步的障礙,而意識卻是進步的動力。
習慣的缺點主要是阻止意識的發展。在生活中每形成一個習慣,都意味著我們在那個方面的意識已經停止成長,危險也隨之增加。例如,定時飲食或運動,這是被評為健康的習慣,但也可能對我們的健康不利。這是因為,習慣會導致我們忽視身體老化或環境的改變,無法意識到有時需要調整飲食或運動時間、方式和節奏,從而增加健康上的風險。相反,如果生活中的每一個行動,我們都有意識地進行,而不是被習慣所驅使,就能不斷地審視自己的選擇和行為,並根據當前的情況來調整,讓健康得到充份的保障。
另一方面,習慣也是人際關係中最大的障礙。習慣就像一面牆,讓人與人保持距離而無法接近。例如兩個來自不同地域的人組成家庭,各自堅守以前的生活習慣,他們的關係就不會緊密,甚至會因衝突而分開。因此,如果我們想建立良好的關係,就必須先放棄習慣,尤其是那些會破壞人際關係的習慣,例如不友善和情緒化。即使在不同的文化中長大,只要他們願意放下習慣,也可以生活在一起,並彼此相愛。因為愛是一種意識,而不是一種習慣,擺脫習慣並以意識與別人融合,我們就能相愛。
總的來說,生活中的許多困難,都是由堅守習慣而不願意改變造成的。因此,我們應該注重意識的培養而不是習慣的形成,讓意識取代習慣。即使是刷牙、洗手等生活小事,也應該按實際需要來決定是否要行動、如何行動,而不是按照習慣行動。當去掉習慣而變得更有意識,很多困難就會被排除,我們的生活也會更順利。這使我們有更充裕的時間,去學習新知識或技能。
既然習慣有很多壞處,而意識先進,我們應該著手擺脫習慣。這需要設定一些具體、可衡量並有時間限制的目標,以便我們追蹤自己的進步。例如,我們可以將擺脫熬夜習慣設為目標,用一個月作限制,記錄每天的睡覺時間。如果能夠達成目標,我們再檢視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是否比早睡前更好。當發現自己從改變中得益,我們就會感到喜悅,在以後就會早睡,這樣習慣就被擺脫了。值得強調的是,我們不應該為進步而設定物質上的獎勵,也不應該為不良習慣尋找替代品。因為這樣會產生新習慣,違背去除習慣的初衷,無助於培養意識。例如,我們不應該在早睡後的第二天早上以甜點獎勵自己,這樣會形成吃甜點的新習慣。
擺脫習慣意味著擺脫無意識的行為,讓意識指揮行動。透過清楚了解每個行動的目的、方法,充份預測可能的結果,並事後總結和反思,我們就能作出更多有意識的行動。例如說話,我們需要知道說話的原因和對象,安排好自己的言辭和語氣,並努力讓別人更容易聽明白。說完後也需要觀察別人的反應,這樣才能提高我們說話的能力。有意識地行動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努力,但減少了出錯的機會,也為我們帶來更多樂趣,對延緩大腦衰退有莫大的裨益。
當成功擺脫了習慣,我們就會深刻認識習慣的危害,以及擺脫它所能獲得的益處。當我們按照一方的傳統習慣做事,就會讓其他人感到不舒服。或者按照小時候的習慣說話,我們就會引起很多誤會和衝突。而透過擺脫習慣,我們就能有意識地經營一個良好的關係,而不是把關係變成一種習慣。最重要的是,我們會認識到,意識才是我們真正的自己。只有透過意識來生活,我們才能感到自己真正存在,並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生命。因此,無論有多大的困難,讓意識取代習慣都是值得我們努力的方向。
讓意識取代習慣,最終也是為了意識的成長。生命像一輛汽車,意識就像駕駛員。如果駕駛員任由汽車依慣性行駛,不僅會發生意外,也無法提高他的駕駛能力。任何能力都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提高的,而意識本質上是駕馭生命的能力。生命的衰老和死亡,是我們成長的侷限。如果任由生命受本能和習慣的控制,我們就無法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。因此,為了更健康和長久的生命,並讓自己不斷成長,我們必須讓意識取代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