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靜的心跡 (春)

26. 讓我們內在的孩子成長


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小孩,它是我們最純粹的本質和初衷。我們都是大自然的孩子,有責任保護自己的生命。然而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內心那個小孩往往被忽視,甚至被遺忘。結果,我們變得不那麼快樂、不那麼自由,並且在生活中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壓力和消極情緒。

從孩提時代開始,我們就學會扮演各種角色,例如兄弟姊妹、父母眼中的乖孩子,或者是學校的優秀學生。然而,當我們必須扮演自己不喜歡的角色時,不僅會增加壓力,還會減少探索我們真正喜歡的角色的機會。因為這樣的生活習慣,我們內在的小孩被壓抑在潛意識深處。

即使到了成年甚至中年,我們內在的小孩仍然在潛意識中發揮影響,使我們的思想和行為顯得幼稚和衝動。如果不讓這個內在小孩成長,我們就會缺乏必要自我意識。幼稚的想法往往導致失敗,而衝動的行為則可能帶來損失。這些現實,將迫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成長歷程。

在童年時期,許多孩子被要求遵守規則,不允許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,例如不能看太多,不能問太多問題,要聽從父母的安排等等。這些教養方式限制了孩子的自由、好奇心和創造力,成為內在小孩無法成長的根本原因。因此,反思童年的感受,發現那些失落的部份,是幫助內在小孩成長的關鍵一步。

一般來說,在生活中學會的角色越多,我們的能力就越豐富。只要這些角色不衝突、不引起恐懼,我們就可以沉浸其中,甚至收穫別人的讚賞、從中得到快樂。然而,那些需要我們壓抑情緒的角色,卻是內在小孩成長的最大障礙。如果小時候就扮演克服恐懼、忍住淚水的"英雄"角色,那麼我們成年後就可能會發現很難表達自己的情感。同樣,如果我們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需要,也會抑制內在小孩的成長。

或許我們小時候特別喜歡扮演某些角色,因為它們能激發了我們豐富的想像。然而,如果外界的種種因素阻礙了我們實現自己的願望,長大後就可能失去堅定的自信。人的成長過程,是一個從情感到想像,再從想像到理性和意識的不斷發展的過程。一旦這個過程被打斷,各種恐懼就會藏匿在心裡,成為我們獨立和自覺成長的障礙。

我們需要找到潛意識的源頭,用意識的光芒照亮它,才能讓它徹底消散。重新扮演童年角色,重溫內在小孩的感受,或許能提供一種治癒的方法。然而,我們需要在與所愛的人的互動中,自覺地、充份地體驗它。如果能順利完成這次經歷,我們就能擺脫過去的陰影。這意味著,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愛的關係,並幫助彼此內心的小孩成長。而且,愛的增長,也是內在小孩變得成熟的最重要標誌。

在愛的氛圍中,透過有意識的角色扮演,我們可以更深入地認識自己幼稚的行為和想法,不再以情緒表達作為對抗的手段,而是以平和、理性的方式實現自己的願望。隨著內在小孩的成長,我們也獲得了獨立的人格,能夠以穩定可靠的方式保障自己的生活。畢竟,我們所有的成長,都是為了讓生命能健康地延續下去。

內在小孩象徵我們原本不完整的意識。然而,除了意識之外,我們的身體、本能、情緒和習慣,都無法代表我們。因此,內在小孩的成長,就是意識的成長,也是一個追尋真理的過程。只要我們擁有完整、充份和真實的意識,就能為生命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和機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我們在生活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習慣,這些習慣與本能和情緒一起,構成了我們的多重自我,呈現出複雜的內心世界。讓內在小孩成長,正是一個打破習慣和淨化心靈的過程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逐漸放下自我,將意識成長作為最高目標。這讓我們更加關心自己、別人和世界,用愛建立更和諧的關係。


目錄

25. 情緒像萬花筒的圖案

27. 做情緒的觀察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