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靜的心跡 (春)

16. 煩惱皆因夢半醒


感到煩惱,也是我們常見的情緒。除了生活、工作、人際關係等外在因素,許多煩惱都是由我們內心的矛盾所造成。對過去的經歷理解不夠深入,也不知道為甚麼它們會發生,所以我們無法根據過去的事實來預測未來,而只能根據感覺來虛構。因此,我們意識模糊,眼前的一切都感到不真實,心裡總有一種莫名的焦慮。

動物的生活比我們簡單得多。動物憑本能而活,不會譴責自己,不會區分好壞,也不需要思考是非。因此,它們自然地存在,處於一個無意識的夢境狀態,永遠不會醒來。

然而,儘管我們既有豐富的想像力,又有比動物強的理性,但意識仍然不足。本能行為可能會受意識的抑制,而身體也可能難以應對意識想做的事情。我們常常受到情緒和習慣的束縛,以極端的方式去看待世界,導致身心分裂和內在衝突。

更糟的是,我們常常將自己的情緒和習慣誤認為真正的自己,並為這個虛假的自己而生活。這相當於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夢,但這個夢卻無法完全脫離現實,導致我們處於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。

正是這種混亂狀態困擾著我們。我們無法辨別哪些是夢想,哪些是現實,所以無法找到真正對生命有益的目標,也無法享受當下的美好。在這個狀態中,我們很可能會做出一些未來會後悔的決定,因為夢想與現實之間有著巨大的差異和衝突。

當煩惱出現時,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分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並進行內在對話。有時候,我們對某些事物的態度或期望不夠明確,所以會感到煩惱。我們可以嘗試從不同的角度重新檢視自己的需要,將自己所追求的價值及目標與生命的意義結合起來。

我們也可以試著坐下來深呼吸,專注觀察自己的情緒,讓自己在生與死之間做出選擇。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,我們才能徹底從夢中醒來,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最讓人感到煩惱的是被迫做出重大決定。被迫從兩個互相衝突的選項之間做出選擇,會讓我們感到無助,並從夢驚醒。因此,當我們以生死作為衡量的標準,問題就迎刃而解了。

每個人的夢想和追求可能不同,但滿足只能來自真正自覺的行動。因此,如果我們能夠擺脫自我,拓展意識,為真正的自己而活,處處考慮生命的真正利益,就不會輕易陷入困境。當我們放棄追求夢想,不再強迫自己做出選擇,就能遠離煩惱,獲得真正的自由。


目錄

15. 勇敢地面對恐懼

17. 消除無知以避免衝突